扫描二维码即可在线预定

秦谷

秦谷长约3.7千米,南临秦溪,北接桃花山,以田园农耕文化下的乡土社会为基调,完美呈现出《桃花源记》所述场景:“林尽水源,便得一山,山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。……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,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。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。……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。”正是这样的自食其力,自给自足,和平宁静,自得其乐的田园农耕社会,穿越千年,成为了秦谷的真实写照。这里一幕幕淳朴的田园风光与民俗文化活动,凝固了时光,照亮了梦想,还原了令我们魂牵梦绕的世外桃源,中国人梦寐追寻的灵魂故乡。

1. 唐诗桥

在这里出土了从唐代到明清时期的诸多诗碑,见证了历代文人名士曾经来到这里探访世外桃源,并不吝惜各种赞美的历史往事。桥头石碑上刻有草圣张旭的《桃花溪》,在流传后世的几千首以桃花源为题的诗词中,这首诗最为生动的描绘出后世人寻访武陵渔郎旧路,发现进入世外桃源的洞口之前的那一刻场景。

2. 桃花洞

《桃花源记》中所述“山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”之处,穿过此洞,便“豁然开朗”,真正进入世外桃源。

3. 洞天驿馆

洞天驿馆由卫楼、戍楼、息楼三个单体建筑组成,造型古朴大方。此处正对桃花洞出口,寓意走过桃花洞即可来到“别有洞天”的世外桃源,为进入秦谷的第一个迎宾和游憩空间,也是过去村落的防卫空间。

4. 饮马居

饮马居矗立于高坡之上,因坡下是一片放牧牛马的茵茵草场而得名。饮马居体现了古代隐士那种身处幽谷、心系天下的家国抱负。纵然遗世而独居,但昔日“夜阑卧听风吹雨,铁马冰河入梦来”的情怀始终在心底激荡。

5. 寰楼

秦谷民俗礼乐文化体验场所。寰楼造型优美舒展,有一种天地寰宇之间,怡然自得的气度。且造型内部乐声婉转,外部竹影摇曳。带给人以天地悠然、心旷神怡的逍遥之感。

6. 扶疏园

扶疏园以陶渊明《读山海经》诗中“孟夏草木长,绕屋树扶疏”的诗句而命名。阡陌纵横的田埂,绿意盎然的树荫,炊烟袅袅的屋舍,都展现出一派恬淡、自然的田园风景,令人油然而生“吾亦爱吾庐”的心旷神怡。

7. 灼华池

取意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”。为一处面积约2000平米的开阔水面,周边山水亭阁,高下相映;水上清波澹澹,荷叶亭亭,观之忘俗。

8. 渔仙居

是渔家生活记忆的体验场所。相传这里曾经住过一个渔夫,终日以在灼华池畔垂钓为乐,累了就在渔仙居内饮酒高歌,逍遥自在赛过神仙。

9. 耕读园(桑竹人家)

亲子农耕体验园,是为孩子提供辨识农作物活动的场所,随时节变化可进行室外的收获和耕作体验。让父母与孩子通过充满趣味的农事活动进行互动,也能让成年人在体验活动中找回失落的童趣。

10. 嬉古苑

嬉古苑是一处古典游戏活动场地。这里设置的游戏内容非常丰富,有踏木桩、投壶、踢沙包、荡秋千等等。在这里可以一展身手,充分体验在古代田园生活氛围里自在游戏的乐趣。

11. 葫芦酒坊

葫芦酒坊是一家以纯手工制作为工艺,以桃花源里原生态大米为料,辅以古法天然发酵制酒的酒坊。主要以制作米酒、桃花酒、桂花酒、糯米酒等品种为主,各种酒都具有口感柔和、味美回甘的特点。

12. 谷王殿

桃源本地古有祭祀谷王的傩文化习俗。殿里供奉的正是一尊四面谷王菩萨。东西南北的四张面目,分别代表着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。村民们在春播-夏耕-秋收-冬储的时候,都会来到这里拜谷王菩萨,祈求丰年常在,国泰民安。

13. 打谷场

打谷场是秦谷村民的祭祀场所,于大稻田之间,立有高大的谷王像,每逢重大节日,秦谷村民们都要在此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,表达对谷王的敬畏和崇拜。谷王像身高3.94米,表示一年四季,九州万方,生生不息。谷王脚下的底座代表土地,底座59公分高,喻为九州万方,五谷丰登。

14. 桃坞人家

坐落于山谷环抱之地,由碾米坊、粑粑坊、豆腐坊、榨油坊、桂花糖坊等手工食品作坊组成,全方位展现传统农耕社会里秦谷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场景。

15. 天工六艺坊(暂未开放)

 天工六艺坊由竹编坊、刺绣坊、织布坊、铜铸坊、木雕坊、陶艺坊等六组建筑组成。这里是传承桃源工非遗文化的民俗宝库,通过现场制作充分展示桃源地方民俗工艺历史。 

16. 四亲茶庄

体验桃花源独特茶文化和孝亲主题的茶坊,茶庄以“孝敬长辈、尊老敬老”为内涵的桃花源四亲茶作为主打产品。这里的村民善种茶、制茶。尤其是新人拜堂成亲时,一定要给双方父母奉上自己亲手制作的茶,以示孝道,四亲茶也由此而来。此茶有四大好处:亲寿,亲智,亲绪,亲体。又因是专为四位尊长而做,故称“四亲茶”。屋边桃花相映,近旁茶山青翠,远处花海烂漫。

17. 爱情花海

是一处百花盛放,美丽宁静的山谷,谷内有一座月神台供奉月神娘娘,是秦谷中青年男女表白爱情、祈求姻缘的福地。

18. 远近桥(洗心池)

又名仙人桥。横卧于幽谷深涧之上。此桥造型拙朴,寓意深远。远望渡空谷,近观临深壑。似桥而无径,非桥而有形。蕴含“似是而非,似远而近”的哲理。桥下有水潭碧波澄澈,名为“洗心池”。在此观水,涤尘除烦,摒利忘俗。

19. 烟雨楼

烟雨楼最初为公议堂,是秦谷村民议事的场所。为临水而建、造型古朴的二层楼阁式建筑,登楼可以俯观洗心池及周边景致。每日清晨或雨后,楼外云雾朦胧宛如仙境,令人顿生“千年一梦逝,古今烟雨中”的时空苍茫之感,故名。

20. 四雅斋(暂未开放)

四雅斋居于半山之上,背倚青山,面临绿水,体量精巧,造型雅致。此处曾为四雅书院,以“琴棋书画”文人四雅之乐为主题,而今内部设有棋室和茶室。闲余时来此下一盘棋,饮一杯茶,听一曲琴,定可陶冶情操,忘却凡尘杂事。

21. 名草堂(暂未开放

秦谷内山林茂密,水源清新,支谷幽径纵横,正是中药材生长的好地方。名草堂以前是秦谷中村民们求医问药的老药铺,如今在堂前面还保留了一块原先的药圃,种植了许多珍贵的中草药。

22. 三生巷子六碗铺(暂未开放)

三生巷子六碗铺是一条以擂茶文化体验和擂茶餐饮休闲为主的街区。荟萃桃源本地最正宗的擂茶文化以及各种“压桌”美食体验。以擂茶又名“三生汤”和桃源地区以擂茶待客讲究“三碗不出山,六碗不下席”而得名。

23. 奉先祠(暂未开放)

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宗祠是村落传承发展的见证,是村民们的精神家园。昔日避秦人入谷隐居,虽“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”,但并未忘记故土宗族,故而修建奉先祠以祀祖先。如今奉先祠里扩充为百家姓祭祀祠堂,系统介绍华夏姓氏家族渊源。

24. 颐鼎居(暂未开放)

常德钵子菜继承了古代先民“烹于斯、食于斯”炊、食合一的鼎食文化的特征。而本地的桃源钵子菜之传统可以上溯到避秦人来到本地,带来了既是食具炊具,也是朝堂重器的“鼎”文化,并带来了鼎食的饮食传统,后来逐渐演变成为“钵子菜”。“颐鼎居”之名称寓意“鼎食而解颐”(钵子菜吃得人喜笑颜开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