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描二维码即可在线预定

桃源山

沅江一侧的桃源山,为千百年来享有盛名的养生问道之地,这里自东晋始便是道教的胜地,文化的中心。这里是桃花源“洞天福地”的源头所在,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的《洞天福地》云:“三十五洞桃源山,周回七十里,名曰白马玄光之天,在朗州武陵县”。

从晋代到明清,以桃源山为主体的名胜古迹,代有声名。山中有潇湘一阁——水府阁、江南一宫——桃川万寿宫、华夏一院——桃川书院三大建筑群落。其中桃川万寿宫是桃源山最著名的景点,自东晋建桃源观至北宋而称极盛。公元1112 年,宋徽宗御赐“桃川万寿宫”匾额,一时香火之盛,独步天下。

登至山顶水府阁远眺,可领略古潇湘八景之一“渔村夕照”的绝世美景。 来到桃源山,既可朝圣“桃川香火”,又可饱览高阁流霞、渔舟唱晚的沅湘风情,山水人文景观融于一体,令人流连忘返。

1. 桃源山牌坊

为桃源山景区入口标志,四柱三级五楼的砖混结构仿古建筑。主楼门牌上有著名相声大师马季先生所书“桃源山”三个大字,大门两侧有“渔村夕照”、“后门洞”、“问津处”、“缆船洲”等桃源山景点的山水画,背面有反映桃源山道教传说的人物画。

2. 栖霞园

位于桃源山东侧,占地60余亩。因势就行,以形造园;园内古树参天,花卉色块分明。园景错落有致,石桌、石椅、游步道交错相通,蛙鸣鸟语,泉鼓风吟。

3. 桃川书院

又名天宁碑院,始建于唐代,清乾隆十八年桃源县令屈宜伸主持重建。占地10余亩,三段阶梯式布局,主要以石桥、石牌坊、石双环亭、百寿图碑、碑廊等组成仿古院落式建筑群,集民间石雕技艺之大成,工艺奇绝。院内主体建筑为桃川书院国学讲堂,传播桃花源传统文化精华,是一处极具特色的艺术殿堂。

4. 聚贤桥

聚贤桥位于桃川书院入口的湖面上,桥身全长 52.8 米,桥面净宽 3.3 米,为五孔连跨流线型石拱桥。造型古朴淡雅,寓意陶渊明五次为官五次辞官的传奇一生。桥身的石栏板为字画镂空石雕,内容亦取材于陶渊明相关诗词。

5. 状元桥

状元桥位于桃川书院之后,连接水府阁,周围松林翻涌,翠色宜人。桃川书院为始建于唐代的千年学府,文化底蕴深厚,莘莘学子络绎不绝。状元桥取“高中状元”之意,攀援而上,象征着学业、事业蒸蒸日上。

6. 水府阁

始建于明末,高踞桃源山之巅,被誉为“潇湘一阁”。水府阁原为三层砖木结构,后毁。1992年在遗址复建,新阁为重檐歇山顶四层楼阁,建筑面积1740平方米,34脊36角,黄瓦朱椽,雕梁画栋。首层画廊环匝,共嵌兽头望柱70根,雕花拦板67块,皆衬垫汉白玉柱磊,上饰黄闻镇妖图案。水府阁高30余米,与高举阁南北相对,下瞰桃川,东望洞庭,西顾壶头,前对白马渡,江天空阔,风景如画。

7. 八卦台

位于桃源山巅水府阁之畔,现为广场。地面以石条按照《周易》八卦的方位排布铺砌,故称为八卦台。历史上曾是道家炼丹的地方,也是用来夜观星象的场所。

8. 奇观亭

占地面积168平方米,为35米长呈马蹄形的连廊。游客在此既可观赏古潇湘八景之一“渔村夕照”、邂逅沅江“三日同辉”绝世奇景,又可体会登临山巅,俯瞰沅江的“江天辽阔”之意境。

9. 空心杉

 古木位于桃川上宫前,左右各一株,传为晋人手植,是桃源山的古仙迹之一。南宋姜夔在《昔游桃源山》诗中描述空心杉为“古杉晋时物,中空野人住,外围四十尺,内可十客聚。”惜原杉于明正德年间(1506-1522年)毁于雷击和风灾,现存古树为明万历年间(1573年)原杉所萌发之子孙,迄今四百余年,主干硕大,树空叶茂,蔚为奇观。

10. 桃川万寿宫

明嘉靖《常德府志》载:桃川宫,晋人建。原名“桃源观”,为桃花源记载最早建筑。始建于东晋,唐代已初具规模,宋代已极为宏伟,政和元年(1111),遣广南西路转运副使张庄奏度龚元正为道士,营造梵宇,依山而建,分上中下3宫,共1330楹。公元1112年,宋徽宗御书钦赐“桃川万寿宫”匾额,设提点掌管,列为皇家祈福道场。之后相继建成武当行宫、三清殿、龙虎殿等,数十座宫、阁、楼、亭组团布局。气势宏伟、香火盛极。四周森林浩瀚,古木参天,“修廊夹五殿,重阁映千树”。民间也流传有“四十八层庵,走马观山门”之说。惜元末所有宫观毁于兵燹。 

1992年在遗址复建上宫,建筑面积1749平方米,重檐歇山顶式,面阔58.2米,进深27米,高24.8米,规模宏大,气势雄浑。五踩、七踩、九踩斗拱,最大者斗口宽240毫米,与五台山著名国宝佛光寺极为类似。殿堂顶端以八方形藻井为中心,四周镶嵌18个棋盘顶,构成排列有序、凹凸鲜明的巨幅天花系统。殿内以三清四御为首的诸尊神像体型高大,神态各异,肃穆庄严。

2014年,由省道教协会在原址复建中宫、下宫、太极广场,2017年竣工。建有牌楼、山门、钟鼓楼、灵官殿、真武殿、东西行宫、东西华门、玉皇殿、王母殿、女娲殿、斗姆殿、财神殿、慈航殿等。建成后的桃川三宫气势雄伟,面积近三百亩,集文化、艺术、宗教、养生为一体,规模远胜于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