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- 扫描二维码即可在线预定
从前,书本是孩子的世界,现在,世界是孩子的书本。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,自古以来读书和旅行都是开阔眼界、增长见识的有效途径。
伴着三月的春风,中国·桃花源(湖南 常德)在国际花朝节火热进行之时,同时还迎来了省内各地数千人的研学团队。莘莘学子们在游历中增长学识,在文化中滋养品格,研学帮助孩子们开拓视野,以研促学,知行合一。
每每一大早,学生们就有序到达桃花源景区,一路上,欢声笑语,热情高涨,尽显青春的蓬勃与朝气。
对话陶渊明,探寻伟人足迹
学生们通过游览人文自然环境,文化熏陶及观赏历史遗迹等来改变思维模式,寓教于乐。
书院文化
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,学生们来到常德地区最早的书院之一,桃川书院,书院内藏有历代名家书法石刻近百方,通过参观了解中国书院历史,以互动实践的方式深度体验书院竹简编书、藏书、教学、祭祀的四大功能。
学生们在导师指导下体验竹简编书
换上汉服,参加书院传统释菜礼,感受宋代传统国学礼仪文化蕴含的德育价值,在中国传统礼仪中进行尊师的德育熏陶,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提升文化底蕴。
学生们在此书香氛围烘托之下,自发在桃川书院写下美好祝愿,悬挂祈福牌,祈求学业有成,金榜题名。
陶诗寻踪
跟随导师一起学习陶渊明诗文,了解陶公高尚情操,并在景区研学导师的指引下,选取陶渊明诗文代表亲自体验拓印的一招一式,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以及中华诗词的精神力量,同时提高自身审美鉴赏水平。
寻古建筑之美
在研学游过程中,学生们不但参观了桃花源最古老的建筑方竹亭,标志性建筑桃花山牌坊以及桃花观、菊圃、遇仙桥等,还通过对古建筑群的考察,实地测量绘制园林造图,进一步领悟和感受了园林建筑结构之美。
登桃源山,赏“渔村夕照”
登上桃源山山顶,观“潇湘第一阁”水府阁,赏潇湘八景之一渔村夕照”。
陋室
在刘禹锡陋室,于门前与古人同框,学习《陋室铭》,从刘禹锡的人生经历中品读其文学作品的思想。效仿古人,踏着他们的足迹,重温他们在桃花源的经历,侧耳倾听流传千年的故事。
陋室
在这样的人文气息之中
学子们受益匪浅
感叹着陶渊明先生曾在此走过的足迹
他们诵读着诗歌
放飞着明朗的心情
结营仪式
研学,是行走的课堂,它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游玩与参观,而是一次开阔眼界、品味人文的成长之旅,这个过程,不仅能使学生获得一种参与式的体验、丰富情感价值观的体验,更能收获一种同伴互助和集体交往、分享交流的互助式体验,而这,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个方式和途径。
研学不是享受,而是一种人生体验,让研学旅行真正成为“移动的学校”和“没有围墙的学校”。